業主是一對重視生活品質的年輕夫妻,平時有健身、保健與烹飪習慣,他們的第一個需求不是裝潢風格,而是開口就說:
「我們想要在家喝到乾淨的水、安心洗澡的小孩不會過敏,廚房要省時又有效率。」
因此在空間規劃前,我們就展開一件以往少見但非常合理的程序:由用水需求做為設計核心,整合水路系統,同步透過管線佈局與櫃體設計完成建置。
01 專案需求與挑戰:從設計到水路整合的進場時機
一般來說,淨水系統與熱水器的安裝都被視為「機電項目」,由機電廠商接手。但本案中,我們深知若不從設計階段介入,將會導致:
-
管路位置不合理,未來拆天花、重佈管的機率高
-
全戶淨水容易因空間不足只能放機房或陽台,後續維修不便
-
熱水迴路若沒規劃,使用時必須等待熱水浪費時間與冷水
-
廚房洗碗機與淨水進水源衝突需要額外改管
因此我們採用**「設計 + 機電整合協作」的方式,並邀請 mr.blue 全戶淨水系統的技術顧問與林內熱水系統廠商以及Bosch 洗碗機**經銷端共同前期會勘。
02 為什麼選擇 mr.blue?
在評估系統品牌時,我們比較了3家全戶淨水系統品牌,最後選擇 mr.blue 的原因包括:
| 需求 | mr.blue 解決方案 |
|---|---|
| 台灣水質問題 – 老屋管線鐵鏽、泥沙、餘氯 | 多層過濾與活性碳處理有效應對 |
| 需要可維護性,不要一次性設備 | 耗材可更換、不需整機報廢 |
| 預留未來加裝軟水或RO系統可能性 | 模組式設計,後續擴充簡單 |
| 管線壓力必須穩定,不影響熱水器與家電 | 內建壓力調控與流量保護 |
03 問題一:主機安裝空間不足,如何解?
本案為21樓高層住宅,原始配置沒有預留淨水設備空間。我們原本計畫放陽台,但因業主要求降低噪音與避免風吹日曬影響壽命,必須改放室內設備間。
✅ 解法策略
-
客製一道科技木飾面隱藏門,形成設備收納櫃
-
預留前端排水槽避免更換濾心時積水
-
補強背板承重並加裝獨立斷水閥與壓力表
這讓淨水設備「隱形」在設計中,不影響空間美學,同時維護便利性也兼顧。
04 問題二:熱水等待時間過長
業主主臥浴室距離熱水器超過18米,若不改善熱水管線,每次洗澡要放掉10–15秒冷水才有熱水。
✅ 解法策略
-
改採 林內迴水系統 + 迴水泵定時控制
-
同步考量 mr.blue 壓力調控避免熱水波動
-
管徑與保溫同步升級,避免熱能損失
結果:從開熱水到出熱水的時間縮短為 2 秒。
05 問題三:洗碗機進水源要用淨水嗎?
Bosch 洗碗機雖支援一般自來水,但業主提出疑問:「如果我們都用淨水洗澡洗米,洗碗應該也要用好一點的水吧?」
✅ 解法策略
我們與 Bosch 技師討論後建議:
-
前端水源改接 mr.blue 過濾後的水
-
避免硬水在洗碗機鍋爐產生水垢
-
減少長期維修風險與清潔劑用量
這個改法要追加分水點,但省下的是未來保養成本與更好的使用體驗。
06 系統驗收:不是裝完就好,而是要能用、好用
我們進行以下 5 項驗收:
| 驗收項目 | 結果 |
|---|---|
| 靜態水壓測試 | 穩定 3.5 kg/cm² |
| 出水餘氯 | 明顯下降 |
| 濾心更換模擬 | 3 分鐘可完成,无滲漏 |
| Bosch 洗碗機運作測試 | 正常 |
| 熱水迴路實測 | 1–2 秒出熱水 |
07 入住後回饋:看不見的設備,反而最有感
入住 2 個月後,業主跟我們說:
「早知道全戶淨水這麼重要,應該更早裝。浴室水垢真的少很多,熱水也不用等,小孩泡澡更安心。」
這讓我們確定一件事:真正的好設計不是用來拍照,而是讓生活變得舒適。
08 合作心得:設計與設備不是分開的世界
這次合作最大的收穫是——全戶水路規劃應該納入室內設計流程的一部分,而不是交屋後的加裝項目。
我們的流程也因此升級為:
-
初期水質與需求評估
-
設備品牌技術協作
-
水電管線整合圖
-
設備空間設計
-
壓力與流量計算
-
安裝監工與驗收
結語
在室內設計領域,我們相信空間應該回到「讓人過得更好」這個本質。本案讓我們再次確認,水,就是生活品質的核心之一。
mr.blue 的全戶淨水系統穩定、可擴充,與林內熱水系統及 Bosch 洗碗機的協同整合,成功打造出一個真正健康、便利且長期可維護的居住水環境。
我們不是只做漂亮的家,而是打造真正好住的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