✅ Step 1:判斷你家能放哪一種——選型先於品牌
| 類型 | 特點 | 優點 | 適合 |
|---|---|---|---|
| 桌上型(6人份) | 不需改管線 | 安裝簡單、入門首選 | 租屋或小家庭 |
| 獨立式(12–15人份) | 放地上即可用 | 容量大 | 3–5人家庭✅ |
| 嵌入式(大容量) | 下崁或全崁 | 美觀整體廚房設計 | 新成屋/裝潢家庭 |
| 窄版洗碗機(45cm) | 省空間 | 容量比桌機大 | 廚房窄但想升級 |
👉一句話結論:家裡有空間,優先選「獨立式12人份」最實用
桌上型常遇到:鍋子放不下、一天洗兩次超麻煩。
✅ Step 2:看容量不要被「人份數」騙
很多人以為人份越大越好,但重點是「裝載彈性」。
✅ 容量判斷法:
| 家庭型態 | 建議容量 |
|---|---|
| 小家庭(2–3人) | 8–10人份 |
| 一般家庭(3–5人) ✅ | 12–14人份 |
| 大家庭/常開伙 | 15人份以上 |
✅ 更重要的是看「內部籃架」:
✔ 上下碗籃可調整高度
✔ 是否能放湯鍋/炒鍋
✔ 是否有砧板/保鮮盒專區
❗買之前一定要確認:「放得下炒鍋嗎?」
✅ Step 3:洗淨方式要看 不是洗得乾淨就好,要洗得安心
洗碗機真正要處理的不是油膩,而是衛生:
| 洗淨技術 | 是否重要 | 說明 |
|---|---|---|
| 高溫水洗 60–75°C | ✅非常重要 | 殺菌去油 |
| 噴臂數量 | ✅要看 | 3層噴臂效果更均勻 |
| 烘乾方式 | ✅超重要 | 影響霉味水痕 |
| 軟水系統 | ✅建議 | 減少水垢、保護玻璃器皿 |
| 自動偵測髒污 | 可有可無 | 加分功能 |
✅ Step 4:烘乾技術決定好不好用
| 烘乾方式 | 乾碗效果 | 是否推薦 |
|---|---|---|
| 餘溫冷凝 | 濕濕的 | ❌不推 |
| PTC熱風烘乾 | OK | ✅普通 |
| Zeolite晶球烘乾 | 乾得快 | ✅高階 |
| 自動開門烘乾 | 超快且省電 | ✅推荐 |
👉結論:有自動開門烘乾的優先考慮。
✅ Step 5:洗碗機用水量比手洗還省,真的
很多人誤會洗碗機耗水,其實是迷思:
| 洗方式 | 平均用水 |
|---|---|
| 手洗(流動沖洗) | 80–120 L |
| 洗碗機(12人份) | 9–12 L ✅ |
| 洗碗機(8人份) | 6–8 L ✅ |
✅「洗碗機省水50%以上、省瓦斯、省時間、更衛生」。
✅ Step 6:安裝條件一次搞懂
✔ 需要冷水+排水
✔ 建議搭配專用進水軟管避免漏水
✔ 台灣硬水地區推薦加軟水鹽保護機器
✔ 跟瓦斯爐保持安全距離
✅ Step 7:品牌怎麼選?
| 品牌 | 特點 |
|---|---|
| Bosch | 洗碗機霸主,德國品牌 |
| Siemens | 中高階智能功能 |
| Electrolux | 性價比高 |
| Beko | 土耳其製CP值品牌 |
| LG / Samsung | 直驅烘乾等先進感 |
| Miele | 高端耐用、價格高 |
✅ 預算怎麼抓?
| 預算 | 推薦等級 |
|---|---|
| 8,000–12,000 | 入門桌上型 |
| 18,000–28,000 ✅ | 獨立式主力 |
| 30,000–45,000 | 高階節能靜音 |
| 50,000以上 | 德國精品(Miele) |
✅ 結語:「洗碗機」買的是家人的時間與舒適
洗碗不是壞事,但如果能把每天30分鐘省下來──
你可以陪孩子、運動、或好好休息。
洗碗機不是懶人的機器,它是一台提升家庭幸福感的投資。